Search This Blog

Thursday, June 12, 2025

再访兰卡威:十五年后的重逢


这一次,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,想把这趟旅程好好记录下来。

以前我们总是叫它“浮罗交怡”,现在大家都说“兰卡威”。其实都是同一个地方,只是“兰卡威”三个字更简洁,也更顺口。好吧,这次就用这个名字吧。

我第一次去兰卡威,是在十五年前。那时候刚离开银行,和一群朋友一起去散心。那段旅程我还写在部落格里呢,现在回头看,满满的青春回忆。

没想到,这么近的一个小岛,竟然隔了这么多年才再度踏上。呵呵,这些年本地游的选择,不外乎金马伦、高原云顶,或者吉隆坡吧。



这次再去兰卡威,发现槟城已经没有渡轮可以直达了。要坐船的话,就得开车到玻璃市的港口才行。家婆听说要坐船就不想去了,怕晕船。毕竟她还没去过兰卡威,干脆就一起搭飞机去吧,也省事。

去程我们搭的是亚航,平均每人 RM97;回程则订了 Firefly,平均每人 RM117。来回大约 RM214,其实不算贵。最重要的是节省时间,飞行时间大概半小时就到了,轻松又方便。

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,为了不让孩子一直玩手机,我在包里准备了一些小册子和颜色笔,让他们可以打发时间,也顺便动动脑、动动手。





这次我们的座位被分开了,我和女儿坐在一起,不过可惜不是靠窗的位置。
坐在窗边的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女生,皮肤特别好,气质也很温和。我们聊了几句,她人很友善,还帮我拍了几张窗外的风景照,算是旅程中的一个小插曲。




飞机刚起飞不久就开始下降了,连女儿都惊讶怎么这么快就到了。那天的天气是阴天,还好我们抵达时没有下雨。



下了飞机后,我们打车前往先生亲戚的工作地点,因为这趟旅程我们要借用他们的车。没想到途中雨突然下得很大,车窗外一片模糊,幸好我们已经在车里了。

谢谢先生的表叔

第一天我们下榻在一间简单的酒店,地点靠近珍南海滩。因为算了一下,停留的时间几乎只有晚上睡觉,所以就选了价格比较平实的住宿。

不过刚好碰上学校假期,原本平时只要 RM100 的房间,我们订的时候已经涨到 RM150 了。虽然贵了一些,但地点方便,住一晚也还可以接受。





从酒店走路大约一分钟就能到大街,位置真的很方便。





我们正准备走到海滩时,天却突然下起了大雨!只好临时改变计划,躲进附近的一家饮食店,顺便点些东西吃。

我们点了薯条、鱼饼、薄饼,还有几杯饮料,一边吃一边等雨停。






这种临时的小歇也别有一番风味。吃完东西后,雨也刚好停了,我们便继续出发去走走打卡。



去了水族馆外面拍拍照,虽然没进去参观,但外观也挺有特色的,适合留个纪念照。

接着又到附近的一间免税店逛了逛,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带回去的小东西。





时间差不多了,晚上我们和先生的亲戚约好一起吃晚餐,便慢慢走回去准备。

原本我们约好要在附近的 Orchid Restaurant 用餐,结果到达时才被告知,餐厅今天被客人全包下来了,无法接待其他顾客。

于是先生的表叔临时建议,改去瓜镇的 Weng Fung Seafood Restaurant 吃海鲜。从我们所在的位置到瓜镇,大约需要半小时的车程,虽然有点远,但想着能吃到新鲜海鲜,大家也都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。




表嫂点了这里的招牌菜——花蟹和老虎虾,果然名不虚传。海鲜新鲜又入味,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,连平时挑食的小田也吃得特别开心。

大人们也吃得非常满足,边吃边聊,回味无穷。



这顿饭不仅填饱了肚子,也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旅途中难得的轻松时光。

大家聊到差不多晚上九点半才离开餐厅。回程的路上,我们看到远处有一座亮眼的塔,便提议让先生绕过去看看。吃得太饱了,正好走走消化一下。

到了那边才发现,这个地方实在太适合拍照了!原来这是兰卡威的新景点——马哈塔(MAHA Tower),以前首相马哈蒂尔·穆罕默德的名字命名,于 2022年9月才正式对外开放。






整座塔的设计感十足,夜晚灯光亮起时,远看有点像迷你版的巴黎铁塔。我们在那边拍了不少照片,孩子们也玩起了电动车,开心得不得了。


原本我的计划是要去沙滩看火焰秀的。但是这个意外的行程,成了当天最美的收尾。

Monday, June 2, 2025

五月下集|热浪来袭,能量满格

转眼六月,初夏的钟声已经敲响。

回看五月下旬,那真是热到爆炸的一段日子。阳光几乎每天都在用尽全力地炙烤着大地,连风都是烫的。但奇妙的是,这段时间并不只是“热”,它同时也带来了一种莫名的充电感

高温中,有种酝酿着什么的躁动感,让人忍不住想加快步伐、把计划推进、把灵感写下。那些原本拖延着的小事,也在烈日下逐个清空。可能是天气太过强烈,人也不由得变得决绝且有行动力

这个五月下集,热得真实,忙得充实,心也火热。

和女儿的小时光|三丽鸥的粉色宇宙

这里有谁不认识三丽鸥吗?

三丽鸥到底有几个成员呢?看得出来,她最喜欢的,就是粉粉嫩嫩的美乐蒂,还有那只笑起来超级治愈的大耳狗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简单早餐,每晚都会问孩子们要吃什么。
答案来来去去,绕不过那几样:热狗、火腿、芝士配鸡蛋,面包或者手抓饼。
简单的早餐,重复的搭配
也许味道并没有多特别,希望日后你们的回忆里有这一道“妈妈的味道”。





周末,带孩子们去动动身体。孩子最近爱玩羽球。难得的是,两兄弟在打球时最是融洽
其他时候呢?就像活在两个世界——一个沉浸在手机游戏里,一个躲在自己的电脑角落里,互不打扰,各自为营。

有了幸福饺子,家婆不需在头痛孩子们的周末伙食。


这次课,在小红书里找到“潇洒出尘”四个字。
小小声问老师一句:“这个笔画有点多,可以写吗?”
他总是信心满满,提笔就写。没有犹豫,也没有停顿。

那种笔随心动的自在,真的就像“潇洒出尘”本身。

看着他的笔锋游走在纸上,我总在想:什么时候我也能写得这么从容。


女儿最近也迷上了库洛米。


粉黑色调的小反叛,又可爱又带点个性,正合她的口味。

前几天陪她一起做了一个库洛米小钱包,她开心得不得了,整晚都带在身边,反复拿出来看,塞小纸条、装贴纸,像是得到了宝藏。

结果不到两天,小钱包就被冷藏了。

孩子的喜欢,总是来得热烈,去得悄无声息。

但我知道,那一晚她眼里的光是真的。就算热度退去,那份一起动手、一起开心的时光,是不会被冷藏的。


比较丰盛的早餐,总是出现在星期六。
这天早上,去巴刹补货:鸡蛋、生菜、水果一样不少,算是一周的食材小更新。

原本想搭配牛油果,可惜遇上不合适的,就临时改成了苹果。
于是餐桌上就变成了另一种风景:贝果烤得微脆,芝士温润拉丝,太阳蛋热腾腾地躺在盘中,还有爽口的苹果片点缀其间——没有计划中的牛油果,却也意外美味满分。

生活的节奏就是这样,有点变动,有点替代,但依旧温暖、满足。


上周五,爸爸妈妈去了合艾跑马拉松,我们就出外用餐啦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
那天请了假,在家难得有一段忙里偷闲的时光。
挑了一部电影《破地狱》来看——原以为是一部严肃、沉重到喘不过气的片子,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多元而深刻

故事穿梭于现实与信仰、生死与执念之间。
其中一个片段至今还留在脑海里:一个母亲失去了年幼的孩子,却不愿接受现实。她想尽办法封藏孩子的遗体,希望有一天能“起死回生”。

那份执念,不是疯狂,而是太深的爱,太不甘的痛。

看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。
原来“破地狱”的不只是亡灵,还有活着的人。
那些被困在悲伤、悔恨、执念、失落里的我们,也都在经历自己的地狱。
只不过,不是在火海里挣扎,而是在现实的日常中缓慢沉沦。

有时候,走出那个地狱,不靠神明,也不靠奇迹,只靠一个愿意慢慢放下、慢慢前行的自己。







某个周六晚上,孩子说在家很闷,就带他们出去放放风
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计划,只是觉得,周末应该让胃和心情都轻松一点。

没想到就在浮罗地滑新开的美食中心,遇上了久违的好滋味——伦敦鱼扒
外皮酥脆,鱼肉鲜嫩,马铃薯真材实料,搭配塔塔酱。好久没吃到这么合心意的了,好吃。


教师节,一次偶然的代课机会,
让我第一次以“书法老师”的身份走进校园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那天学生们一直叫我写勾肩搭背这四个字,因为是比赛题目。我可是一点准备也没有。真的是顶硬上了。
那一刻,手握毛笔,心跳加快,完全是“临阵磨枪”的真实写照。旁边围观的学生还说,老师为什么你的手在发抖?真的是见笑了。

第一次当“老师”,就被小观众们看破了心虚。
但也正因为这份不完美,才让这节课变得特别有纪念意义。
隔天,我就去请教老师,认真把这四个字的写法补上。




某个周六,等孩子的当儿,和大儿子去附近草场打打球,然后喝一杯饮料解渴消暑。


又是周六啦,这次的早餐加了培根,还有奇异果。
没有特别的事,也没有赶时间,
只是一顿慢慢煮慢慢吃的早餐,
就让一天的开始,变得柔软又满足。






这包夜宵,孩子爸的杰作。四十八块啊!几百年没吃的Nasi Kandar。好啦久久一次一家人分享吧。

六月的第一天,去了晨走。
天边没有期待的日出,云层厚厚,光线温柔。

走着走着,遇见了一位久违的旧友
没有特别安排,却刚刚好地,在那个时刻重逢。
十六年没见,虽然脱俗的气质淡了些,身形也圆润了些
但却多了一份自信的淡定与从容
让我不禁感慨:时间在带走某些东西的同时,也会赠予别的礼物。

然后抬头一看,竟然还看到平时工作日一起运动的同事也在跑步
心里不禁感叹:
运动这件事,一旦坚持了,真的会上瘾。
几天不动,身体会提醒你:“该动起来了!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六月,愿这个月,

我们都能把坚持变成习惯,把温柔留给自己,在每个普通的日子里,活得有光,也有趣。

我感恩写部落格的每一个小日子,它让我看见,上天对我的爱与守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