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is Blog

Friday, December 7, 2012

给安德烈的第5封信-对玫瑰花的反抗

人生,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。


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,欢乐地前推后挤、相濡以沫;

一旦进入森林,草丛和荆棘挡路,情形就变了,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,寻找各人的方向。

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,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,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。

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,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。

你将被家庭羁绊,被责任捆绑,被自己的野心套牢,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,你往丛林深处走去,愈走愈深,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。

到了熟透的年龄,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,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。

取自MM – 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第5封信 对玫瑰花的反抗

这一段,觉得作者对于明亮的岁月与熟透的年龄的形容,写得非常的贴切,非常的精细。而我现在所面对的情况,正好卡在这两种反差之间,不至于年少轻狂,不至于世事熟透,所以对于笔者对于人生的形容及描述,我从疑惑到顿悟。

曾经我想,朋友还蛮多的我怎可能会寂寞呢?

两三年前如果我读到这篇文章,我一定会想是笔者过于有才华,又有独特思想,所以很少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所以才会在人群中感到寂寞吧。因为我们一般上看到的天才或地才都是很寂寞又很封闭的。可是,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已经渐渐离开无拘无束的日子了。

年纪越大,看着一个个朋友走的路,看似很靠近,却感觉越走越远。每个人都似乎朝着各自的欲望前进。为钱的,为权的,为家庭的,为生活的,或者最终都可以理解为是为自我的。所以,到了成熟的时期,当我们专注于某方面的利益时,我们必须要在生活中做出取舍。那么我们怎么还能像以前一样呢?我觉得,我们内心世界是有固定的位置的,亲情的,友情的,爱情的,神的,还有自己的,每个位置都是固定的,有些空洞根本无法被填补。我们无法把时间分配得完美无缺,我们也无法确保得到对方相同的回应。所以,在人群中,我们自自然然的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感到空虚,感到寂寞。。。

或许,寂寞就犹如每个人的人生的功课,我们都得学习适应寂寞的本领。寂寞本身并不可怕,最可怕的是把寂寞当成绝症的消极态度。

倒数十七天,

我,寂寞寂寞就好。

1 comment:

  1.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。学习如何与寂寞相处也是。我只差那一点点。

    ReplyDelete